EBC外汇分析师时紧盯新闻讯息,将最新的报道带给大家。
1.贝森特表态:关税不会致长期通胀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·贝森特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,特朗普政府的最新关税政策不会引发长期通货膨胀,尽管价格可能会出现短暂调整。他指出:“关税确实可能导致一次性价格调整,但这与持续性通胀不同……如果有任何因素是暂时的,那一定是一次性的关税价格调整。”这一言论被外界解读为对拜登政府及美联储在2020年通胀误判的批评。当时美联储官员普遍认为通胀是“暂时的”,未及时采取激进加息措施,致使2022年通胀飙升至40年来最高水平。
2.反驳经济担忧,强调政策目的 贝森特还反驳了部分经济学家的担忧,这些经济学家认为特朗普的关税可能推高商品价格,阻碍美联储将通胀控制在2%目标的努力。贝森特强调,此举旨在调整国际经济体系,防止美国承担其他国家的经济失衡压力,并遏制对廉价进口商品的过度依赖。他提到:“廉价商品的获取并不是‘美国梦’的本质。美国梦的核心是,每个公民都能实现繁荣、社会流动性和经济安全。”
3.经济学家存忧,影响美联储决策 不过,一些经济学家仍担心,这些关税可能增加进口商品成本,影响消费者物价指数(CPI),削弱美联储的降息空间。美联储在2024年底连续三次降息后,于2025年初暂停进一步调整利率。市场普遍预计,美联储今年年底前可能再降息三次,以应对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的风险。而贝森特认为,关税带来的价格调整不应影响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决策,他表示:“虽然我已经同意不谈论美联储未来的政策,但我希望团队能够重新团结起来,并认为没有什么比关税更短暂的了。”
4.多维度剖析关税政策影响 -短期内可能推高部分商品价格:即便贝森特认为关税影响是“一次性”的,但企业可能将更高的进口成本转嫁给消费者,导致CPI上升。
-长期通胀风险取决于市场传导机制:如果关税促使供应链调整,企业通过本土化生产降低成本,长期通胀风险可能有限。
-美联储降息空间受限:如果关税加剧物价上涨压力,美联储可能不得不重新评估其降息步伐,进而影响市场流动性。